阅读超过课本五倍量的“课外书”,是培养孩子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
许多父母和老师都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孩子过多阅读课外书籍是在浪费时间。他们恨不得孩子将所有时间都用于听写、背诵和写作文,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孩子的语文水平。然而,这种想法实际上源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忽略了广泛阅读对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众多有成就的文学家和学者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会强调青少年时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重要性。事实上,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如果能超过课本量的4-5倍,才能有效地培养出真正的语文能力。在这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的实践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她教授的班级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毕业时,学生们已经累计学习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歌,1000多条成语。正因如此,学生们的文笔流畅,能够出口成章。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表示:“阅读量大的人视野自然开阔,志向远大,追求坚定。”也就是说,通过大量阅读,不仅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塑造人的理想和追求。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曾说,他通过课堂学习只获得了三分的益处,而其余七分的知识都是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的。确实,通过阅读各种课外书籍,我们能获得丰富的知识,与古今中外的伟人对话,了解世界的变迁。此外,阅读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些善于写作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喜欢课外阅读,从而学会了使用优美的词汇,掌握了有效的写作技巧,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当然,阅读课外书的好处还有很多,我相信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都深有体会。
总结来说,培养阅读习惯的人会终身受益,不会感到孤独或无所事事,而是会不断地自我提升和成长。相反,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容易感到寂寞和烦躁,且思维狭隘。
◆◆◆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读什么书?
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专家建议: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应选择以图画为主,文字较少且字体较大的书籍。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会自主选择书籍,因此家长的帮助至关重要。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对某本书不感兴趣,可能就误认为是孩子不喜欢阅读课外书,但事实上问题可能出在选书上,或者所选的书籍难度超出了孩子的阅读水平。
◆◆◆
为学龄前儿童选书时的注意事项:
一是尽量选择图文并茂的书,这样有助于开发孩子的右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对未来创造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是为了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成就感,书籍不宜过厚,最好选择一本只有一两个故事的书,以便孩子能快速完成阅读产生满足感,激发再次阅读的愿望。
◆◆◆
不要错过阅读的关键期
1935年,奥地利著名的生态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洛伦兹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像小鸭、小鹅这类动物,往往在出生后的前两天内会追逐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的物体。例如:如果它们第一次看到的是母鹅,就会追着母鹅走;如果是人类,它们也会以为是自己的母亲,并持续这种习惯直到长大。如果在这期间将它们与母鹅或人分开,beat365官网,beat365登录即使之后再遇到母鹅或人,它们也不会再追寻了,这是因为大脑结构已经形成所谓的“印刻现象”。洛伦兹将这个现象称为“关键期”。
再看一个例子,比如小羊如果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内不与母亲待在一起,以后它就不会再合群,而是乱跑。如果小鸟在出生后的前三周没有生活在鸟群中,它永远也学不会美妙的“歌唱”。
印度的一个男孩在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被狼叼走抚养,直到八岁才被人从狼窝中救出。由于多年来与狼一起生活,错过了语言、行走、运动等关键期,他无法站立行走,不会用手拿东西,只会爬。他的习性是白天潜伏,夜晚活动,半夜嚎叫,只能用嘴直接吃生肉。人们努力教育他去掉狼性,恢复人性,但收效甚微。他简单的站立学了两年时间,走路则学了六年。十七岁死时他仅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力相当于四岁儿童。
中国“猪孩”王显凤从小被继父遗弃在猪圈里靠吃猪奶长大。她在猪圈中学会了抢食、啃草、舔食、蹭痒。直到八岁才被发现,救出来后,人们发现她不会说话、穿衣、吃饭,行为习惯与猪无异。尽管经过专业人士用各种方法对她进行教育和训练了三年时间,她的智商仍然只有68。
这些例子中的“狼孩”和“猪孩”都是在八岁时才被人发现并得到救助,之后虽然接受过专业教育和治疗,但效果有限。原因在于他们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运动等“关键期”。
通过对动物大脑发育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大脑发展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表:某些技能优先发育,然后其他技能跟进。如果父母能够抓住这个大脑发展的“关键期”,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效果将会显著提升。反之,如果错过了孩子大脑发展的关键期,再进行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二战期间一个名叫横井庄一的日本士兵在东南亚的大森林中迷失方向后独自生活了28年,失去语言能力。然而在战后获救仅82天后,他就完全恢复了原来的语言能力。原因在于他成年之前未曾错过受教育的“关键期”。
做为父母,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并利用好这些“关键期”。把握住了“关键期”,教育子女就会事半功倍。反之,错过了“关键期”,教育子女的效果则会大大下降。
◆◆◆
孩子有哪些重要的关键期?
1. 感官关键期(0-6岁)
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会运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和了解事物。因此应该充分让他们接触各种刺激,以促进他们的感官发展和智能的提升。
2. 形象视觉发展关键期(4岁之前)
这个阶段的孩子视觉发展迅速。通常喜欢到户外活动,因为那里有更多的自然风光和生动的画面。此时不仅要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多彩的世界,在家中也应多给他们看图画书、动画片等以开阔视野。
3. 音乐才能发展关键期(3-5岁)
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千万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古典名曲和参与音乐活动。
4. 语言关键期(3-6岁)
在这个时期,父母应当经常与孩子交谈、讲故事和提问以鼓励他们多说话,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 外语学习关键期(3-12岁)
这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时期。如果错失了这一时期,那么将来学习外语就要付出更多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6. 秩序关键期(2-6岁)
在2岁到6岁这个阶段应教会孩子遵守规则和社会秩序,同时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摆脱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与更多的孩子交朋友。此时应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和日常礼仪。
7. 想像力关键期(2-8岁)
此阶段父母应给孩子提供更多童话和科幻故事,鼓励他们观看动画和科幻电影,并通过阅读增加知识库。之后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绘画、编故事或者共同创作故事等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8. 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
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在3岁左右萌芽,而在6-9岁时达到高峰,即小学中低年级阶段。这时儿童的思维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准备吸收大量的文化知识。因此在这个时期,父母应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包括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以满足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如果没有及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可能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9. 黄金阅读期(8-14岁)
大约在5岁左右,儿童进入识字阶段并进行阅读启蒙;5-7岁则是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是自由阅读的阶段。在经过之前的识字和绘画过程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3-4年级)将进入他们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黄金阅读期。
这是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生理、心理、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会给孩子未来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个阶段大部分中国孩子处于8-14岁之间,具体时间依据个人的教育环境和个性等因素略有差异。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和中国目前教育体制的升学考试制度来看,一个人一生中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以及培养阅读兴趣的大量阅读主要发生在10-14岁的约五年时间里。由于教育条件和个体情况的不同,这段时期的长度略有不同。有的四年级学生已经有相当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本阅读了。但由于课业压力增大到了初二,学校的安排使得师生都不得不增加学习和作业量导致没有太多时间阅读。大学阶段则有繁重的课业任务、英语等级考试、实习就业压力等,同样无暇集中时间阅读。
因此在这10-14年的四年多时间里如果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并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和科普读物等书籍将为未来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设定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beat365官网,beat365登录。
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阅读期那么未来在学习上就可能暴露出种种不足之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奏效。